防疫三級運動日誌 — Day 10

T.H. Schee
May 25, 2021

--

第10天(5月24日)是個意外,沒想到竟然因為誤食可能不乾淨的過期剩飯,下午在家搞得在廁所吐了三次,只好告休一日。不過我這邊還是有不少靜態的主題可以聊,我們就聊看過的那些運動書籍吧。

我的運動啟蒙書有兩種類型,一種是單項運動動的教學書,一種是體育訓練科學的書籍。那是1980年代後期,運動書籍非常稀少,而也多半是競技導向。我記得有一系列去書局都可以找到的運動單項教學書籍,都是日文翻譯過來的。日本這方面的原作平實直述,在運動風氣尚未打開的年代,日文譯書我記得是最大宗的。

那時候更為熱門的應該是登山,這方面的書籍也很熱門。但我年紀太小,而且也不是什麼富裕家庭。不太可能三不五時就往山裡跑。所以看的就是桌球、羽球、田徑,或許還有國術之類的專書。一本新台幣一百多塊,只要存一陣子就能買書回來。

第二種書籍主要是「漢城奧運」的影響。漢城奧運堪稱不得了的賽事,我所熟悉的田徑選手,不少都活躍在那個年代,無論是第一次參賽,或是三朝元老的老手。拜首爾(當時叫漢城)的時間差之賜,印象也看了不少三台的轉播。而且書局有不少漢城奧運的專題書籍,我應該有買了一本奧運史之類的回來當教科書讀。

1990年入手一本由銀禾文化事業出版的訓練專書(現在網路上找到的都是2000年之後的)。當時沒有「體適能」(body fitness) 的概念,坊間的健身房幾乎也純粹是給舉重、健美的人消費用的(印象可能有錯)。那時候我才剛認真唸書,拿到這本閒書可說是從頭翻到尾,彷彿發現了新大陸。那個年代一般的學生也不會有網際網路可以用,所以透過這本書,我才認識到了運動科學和運動訓練的基礎概念。(然後1991年我就開始吃素到現在

1990年代到2000年代,由於還在求學之顧,也不是運動專門科系的學生。各種運動玩的很多,從田徑到排球校隊也短暫待過。到了 almost 服完兵役出社會後,就直接看原文的運動專書了。這些選擇當然還是以美國的出版體系為主,雜誌我也買了不少(日文居多,如陸上競技、越野跑、自行車等)。

美國的就以 Human Kinetics 最為人所津津樂到。而其他運動閒書,美國的出版量也很高,在有電子書 Kindle 之後,我各種運動書籍買了可能不低於百本。從慢跑、長跑、訓練教科書、重量訓練、運動文化、運動生理、運動產業管理、游泳技巧、伸展運動、徒手運動、開放水域游泳、自行車機械構造、運動小說、太極拳等,都有若干涉獵。

現在看來可能也沒什麼,至少我去讀書館跑一趟,架上運動的專書包含本地作者所出版的,數量豐富,已經蔚為顯學。但當時這些都還算少數,要找到同好,管道也不是這麼的方便。

多年來讀這些書有什麼有趣的發現呢?我覺得最主要的是,一開始我接觸運動訓練,就是從國外(美國)的體系開始打底,這和這幾年來風起雲湧的健身、重訓和網路普及運動知識的管道,非常的不同。我是大概2018年底才重新認真回來研究台灣這幾年發展到了什麼光景。因為接觸運動的年代不同,浸淫的環境不同,再加上我也不算小朋友了,所以在運動整體文化的認識、訓練方式的理解,實現運動的哲學,與當下的主流有很大的落差。

但這也不是說不能接受,只是同樣在河濱運動,同樣在國民運動中心重訓,對自我的期許可能就是非常的不一樣。聊到與運動有關的故事,目前國內知名的健身運動紅人,我幾乎是一概不知。不過你問我全球最大歷史最悠久的 Letsrun 跑步論壇,我倒是可以講上一兩句話。

在跑步運動,國內的主流是長跑、路跑、慢跑,我真正有興趣的則是短跑(60~400米),因為年紀的關係可以接受到中距離(800~1500米)。可是即使一年數百場的路跑比賽,短跑說要找到比賽,還真是有點難度。我也只好「被迫」參加些10公里的路跑,參加的次數也非常少。目前成績大約是44分鐘左右,在把運動當嗜好的人群愛好者,算是烏龜等級的。要再把成績提升上去,應該要大幅減重。但我不喜歡長跑,這純粹是個人的好惡和體質的限制。

對了,「摩托車運動」我還沒有提到,很多人都知道我這方面的書有幾百本,主要的各國語言都有。這些書還曾經被交通部運研和外部的合作顧問業者求取閱讀(因為大家手上的書範圍都很狹隘,我的什麼都有,可能也比他們都還多),這也是算看多了運動書籍的特殊際遇吧。

我到現在還在看各種運動書籍,不過絕大多數都是英文的,但已經比較廣泛,不受限於美國體系了。休息的今天就到此為止。期待明天身強體壯恢復快,我已經準備好了不太一樣的在家運動項目。

--

--